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。要推進黃河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,守好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。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,講好“黃河故事”,延續歷史文脈,堅定文化自信,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。
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中,保護、傳承、弘揚黃河文化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內容,決定了先行區建設的廣度和深度,也決定了銀川市建設先行區示范市的特色。講好銀川故事,使得黃河文化得到更好的保護、傳承和弘揚,值得我們潛心謀劃,積極實踐,不斷創新。
黃河母親滋養了農耕文明的發展,銀川平原上的先民,依水而居,依水而耕,依草而牧,逐漸形成了銀川的城市雛形,以及銀川故事的開端。每一個歷史的節點,都構成了黃河文化的一部分,成為銀川故事的豐富表情。可以說,沒有黃河流域提供的生態資源,就沒有黃河文化,更談不上銀川故事。我們對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推進,就是在延續黃河文化,延續新的銀川故事。換個方向看,對于銀川故事的珍視和講述,就是在助力黃河文化的傳承與弘揚,保護與發展,成為黃河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以高質量發展的邏輯講好銀川故事。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文化的滋養,改革開放以后,黨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、兩手硬,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,振奮了民族精神,凝聚了民族力量。中國經濟的飛躍式發展離不開文化自信,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,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,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。對于銀川這座欣欣向榮的城市,文化繁榮發展同樣重要,這不僅決定著城市凝聚力和城市自豪感,更決定著城市文明程度和發展后勁。人們之所以選擇來到銀川定居、創業和生活,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座城市的文化凝聚力。這體現在生態居住環境、市民修養風氣、市場誠信環境、健康輿論氛圍、文化輸出能力等,這就是一座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風向標,更是高質量發展的潛力所在。講好銀川故事,說到底就是輸出高質量的城市價值,這既有物質層面的,更有精神層面的,需要各方力量共同發力,向著同一個目標不斷前進。
從講好銀川故事的角度出發,我們需要把握更深層次的發展邏輯,在產業發展、結構調整、民生福祉、城市建設、環境治理上,輸出銀川的城市文化自信,不僅要向先進城市學習,更要走出符合自身發展條件的路子。擺脫傳統的經濟總量絕對值的相互對比,拿出高質量發展的方法和思路,呈現給世人一個市民自豪勤勞,城市宜居進取,產業活躍健康的銀川故事,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示范市建設為統領,成為黃河流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。(本報評論員)